由移动网络运营商(MNO)主导的开放式无线接入网(O-RAN)联盟,一直是推动 5G 无线接入网(RAN)演进的核心力量。…详细
作为全球工业发展的“风向标”,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集中展示了全球制造业的高质量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施耐德电气展示了多款为工业应用环境而设计的产品。其中Galaxy PW二代 UPS拥有卓越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在高温…详细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简称WCBR)在杭州隆重开幕,这不仅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也是首次在亚太地区举办。…详细
9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ICIC 2025)在江苏苏州盛大召开。…详细
UC Santa Cruz团队开发的OpenVision 2通过去除文本编码器,将视觉编码器训练简化为纯生成式学习,实现训练时间缩短1.5倍、内存使用减少1.8倍的显著效率提升。研究使用高质量合成数据集和token掩码策略,在保持性能的…详细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开发的ReVPT系统首次让AI学会像人类一样主动选择和使用视觉分析工具解决复杂问题。通过创新的两阶段强化学习训练,该系统能根据任务需求灵活调用物体检测、深度估计等专业工具,在多项国际测试中显著…详细
华为技术团队发布突破性研究,首次系统阐述如何通过强化学习训练AI研究助手。研究涵盖数据合成、训练方法、系统框架、协作机制和评估标准五大核心领域,提出从"模仿学习"向"探索学习"的范式转变,让AI具备类似人类研…详细
香港中文大学团队提出过渡模型(TiM),突破AI图像生成"速度与质量不可兼得"难题。该模型通过学习任意时间间隔的状态转换,让用户可以灵活选择生成步数,实现从快速生成到精细制作的连续调节。仅用8.65亿参数就超越了业…详细
数字营销正经历“从流量驱动向技术驱动”的深度转型,在新范式下如何借助AI技术实现高效转化与效能提升、进而带来可持续的生意增长,成为商家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详细
ByteDance团队开发的UMO框架解决了AI生成多人图片时的身份混乱问题。采用"多对多匹配"策略替代传统"一对一"方法,通过全局优化找到最佳人物-照片配对方案。结合奖励反馈学习和新的身份混乱度评估指标,显著提升了多人…详细
Bar-Ilan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NER Retriever智能实体检索系统,突破传统固定分类限制,用户可用自然语言描述检索任意实体类型。系统巧妙利用大语言模型内部知识结构,准确率比传统方法高3-4倍,存储效率提升79%,为新闻…详细
Meta FAIR团队发布DARLING技术,通过"多样性感知强化学习"方法解决AI回答千篇一律的问题。该系统创新性地将质量与多样性奖励相结合,使用语义分类器判断真正的内容差异,在创意写作和数学解题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质量…详细
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F1机器人"大脑"实现了革命性突破,让机器人首次具备"预见未来"的能力。通过理解、生成、执行三个专家模块协作,F1能预测任务执行后的画面并据此制定行动策略。在多个机器人平台测试中,F1的成功率…详细
Meta宣布为Facebook Dating推出AI聊天机器人助手,帮助用户找到更匹配的对象。该AI可根据用户需求推荐特定类型的匹配者,并协助优化个人资料。同时推出Meet Cute功能,每周提供算法选择的"惊喜匹配"。尽管18-29岁用户…详细
Neo4j认为已找到让生成式AI访问图数据库记录的方法。图数据库专注于数据点之间的关系建模和查询,在欺诈检测、推荐引擎等场景中表现出色。2024年4月,ISO批准了图查询语言GQL标准,Neo4j的Cypher查询语言完全符合该标…详细
VAST Data本月收购了Red Stapler公司,该公司全部由NetApp前员工组成,他们在离开NetApp冰岛业务仅4个月后成立了这家公司。通过此次收购,VAST获得了跨公有云控制平面架构,有助于将其AI OS作为公有云服务提供。Red …详细
谷歌DeepMind发布第三版前沿安全框架,加强对强大AI系统的监管。新版本重点关注操控能力,并扩展安全审查以覆盖模型抵抗人类关机或控制的场景。框架新增有害操控关键能力级别,解决先进模型可能大规模影响人类信念和…详细
新墨西哥州多纳安娜县委员会以4-1票数通过了一项1650亿美元的工业收入债券方案,为大型AI数据中心项目提供税收优惠。该项目由奥斯汀BorderPlex Digital Assets公司和蓝枭资本旗下STACK Infrastructure合作开发,将在…详细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中科院大学提出PACS框架,通过将强化学习问题转换为监督学习任务,让大语言模型学会自我监督和评价。该方法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显著超越现有方法,在AIME 2025测试中成功率达59.78%,比传统…详细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